赤峰四中示范A班【成文力 班主任 化学】 ★个人获奖荣誉 ►全国先进工作者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2011】 ►全国模范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201409】 ►第五批“草原英才”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201510】 ►第十届中小学特级教师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170613】 ►优秀教师 【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教育厅/人民教育基金会20090909】 ►优秀教师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民教育基金会20121026】
★所带班级成绩 ►自治区理科状元【2012年】 ►清华北大录取共14人 ►985/211等名牌大学录取百余名 ►自治区级先进班集体【2012年和2017年】
★个人先进事迹
►新时期班主任的典范 从教三十四年来,成文力老师关爱学生、与时俱进、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成为新时期班主任的典范。 爱工作、爱学生是她人生幸福的源泉。 追求工作的幸福感,是成老师的幸福逻辑。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教育管理之中,并深深享受其中的快乐。“在我们眼中,您不仅仅是负责任的老师,更是给人温暖的母亲。”这是一位叫陈晨的学生写给成老师的话,话中道出了众多学生的心声。成老师用母亲般温暖的情怀,感染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哪一个学生都不愿意成为别人眼中的问题孩子,他们都想考上好的大学,可刚到高中环境,有的无从下手,或学习方法不对路,他们常常感到困惑迷茫”。成老师如是说,并总结了一套办法: 首先,端正学习态度,通过多次谈话唤起一定的求知欲,让他们明白作为学生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要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其次,为了弥补学习方面的短板,成老师制定了帮扶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分析问题,耐心辅导,并和家长一起协助检查督促。第三,与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共同协作,在课堂教学中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对每一位学生都公平对待,给予关注关怀。第四,在班级里,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同桌之间结对互助,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教育的艺术是细节的艺术。 成功的品质大多源于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在于关注平凡微末的细节。成老师班级管理的关键词是“细、严、恒”。 做班主任工作近三十年来,八千多个清晨,必见成老师立于教室门前,迎接她的学生;八千个黄昏入夜的自习苦读,必有她陪伴在侧。严格自律,恒守如一,老师的守时敬业就是最好的说法。学生赞叹成老师纯粹、勤奋,这样的生活态度也鼓舞、激励、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心灵单纯宁静,获得充实饱满的幸福感。 成老师用三年督责之功,利化一生,学生终身受用。即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自身的性格,从而成就未来的精彩人生,最终化平凡为神奇。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 易经有云:“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成老师就是这样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每天都去做、去行动、去改进、去生成。 真正负责任的教育,绝不应该回避对高考的关注,它是学生掌握自己命运的最好练习,是无数家庭心血付出的寄托。成老师三十多年教过近千名学生,鲜有学业遗憾者;高考成功,关涉家庭甘苦休戚,未尝不是为一方和谐作出了巨大贡献。她所带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更形成了完善的人格、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习惯,提高了交往能力,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学会了学习和生活,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本领,成为了社会有用之才。 ►化学学科的带头人 成文力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独到的理解,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使她成为化学学科的领军人物,她的教学风格独具、深入浅出、思维缜密。工作虽然辛苦,但她却乐在其中。 注重学科素养,培养关键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重视概念,夯实基础,是她一贯的选择。她的教学从不好高骛远,总是脚踏实地,如同坚实的地基,禁得住高考题型变式的考验,并能适应新高考形势下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培养深度思维,启之授人以渔。 用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用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利用选择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她一贯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让学生自己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导出结论。她的经验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高学生深度思维能力,授人以渔,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 热心青蓝工程,打造研究型团队。 青年教师在成老师不遗余力地帮助下,有的已成为赤峰市、红山区的教学能手,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她主动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她的课堂是开放的,无论是领导、同事甚至家长都可以走进她的课堂。她不断探索新时代下的新高考要求,研究新教法、新策略,与化学组的同事们共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充实和完善,以乐于助人的态度毫无保留地把教学课件、教案、备考资料等资源库与大家共享,打造出了一个积极进取、和谐向上的研究型团队。 “芳叶已漠漠,嘉实复离离,一朝容色茂,千春长不移”。教育是嘉实离离的芳树,长养在风调雨顺的心灵园地、扎根于勤奋严谨的学术沃土。 成文力老师就是四中这片沃土中的一棵嘉实离离的芳树,比立在广袤的森林里,成就着千春不移的教育人生! 撰稿:朱晓梅 编辑:梁爱军 审核:宋喜成 (版面审核:师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