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学生立场——红山区第七小学五年级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展示活动 教之美,在于钻研与实践;研之美,在于碰撞与提升。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的联系,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增强单元整体教学实效。红山区第七小学语文学科以“素养导向,学生立场”为主题,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在实践中落实新课标,以研促教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五年级语文组于5月9日如期开展了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活动。活动分为单元解读、课堂展示、评课三个环节。 一、单元解读,整体分析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以第八单元为教学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展示。老师们深入研读教材,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重组;查阅大量资料,学习大单元教学的相关理论;精心备课、磨课,彼此交流,反复推敲,精益求精,最终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大单元教学展示活动。活动由栾智红老师主持。 龙玉杰主任对本单元进行整体解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引领下,她分别从“单元主题、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学习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以“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为单元导语,开启了言语智慧的艺术化生长之旅。 这个单元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杨氏之子》和《手指》,略读课文《童年的发现》,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习作“漫画的启示”以及语文园地。单元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旨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语言品鉴能力。 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单元可以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此学习任务群在第三学段的定位和要求,创设“谁是幽默大师”单元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中“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 二、立足课堂,展示风采 顾文艳老师执教《杨氏之子》一课。本节课,顾老师的设计意图是围绕“甚聪惠”,在多角度诵读过程中,品味对话中的巧思,读懂杨氏子的机智。在课堂上落实识字、朗读、理解、背诵、表达等几个方面的要求,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表达,在表达中积累。 三、课堂感悟,交流反思 评课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年级组教师从教学方法、课堂养成、教学活动设计、课堂评价等多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李亚杰主席对顾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围绕“甚聪惠”,在多角度诵读过程中,品味对话中的巧思,读懂杨氏子的机智。推荐阅读《小时了了》,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温馨主任肯定了这节课堂的呈现效果。模仿课文句子练习说话设计得比较巧妙,这不仅帮助了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而且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迁移能力。 耿彩超老师认为顾老师能紧紧地围绕单元训练主题做好精心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了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一步一步地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中,顾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反复地读,把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流利这一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一步一个台阶,努力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并且培养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使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读得一次比一次好,理解也就加深了。 聂胡地小学教师代表也为我们此次教研活动和出课教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今后的教研活动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一课一得,我们收获满满。“研"路漫漫,五年级语文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耕课堂,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用最坚实的脚步,走最扎实的教研路,收获一路繁花。
编辑:顾文艳 一审:张悦 二审:彭敏 三审:孟显春 (版面审核:师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