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小智美德育——芒种

时间:2024-06-20 15:41来源: 作者:第七小学-孟庆敏 点击:

 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芒种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梅雨炎风,稻绿麦黄。在夏日的郁郁盛景中,6月5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叫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起源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芒种气候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

芒种民俗

芒种·三候

芒种一候“螳螂生”,古人认为芒种时节螳螂破茧而出。螳螂是自然界的拟态专家,可以貌如花,形如竹,可以翠如夏草,枯如秋叶。

芒种二候“鹏始鸣”,成语“劳燕分飞”,“燕”指燕子,“劳”指的就是伯劳鸟。

芒种三候“反舌无声”,在古人眼中,伯劳鸟和反舌鸟是善鸣之鸟中的两类典型代表,此时节,伯劳鸟啼鸣,而反舌鸟收声。

芒种·青梅煮酒

芒种时节,梅子成熟,正是煮梅、食梅的好时候。由于新鲜的青梅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食用,最常见的加工方式便是“煮梅”。此外,民间还流行酿制青梅酒,味道清爽。《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中便有“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的描述,“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就由此而来。

芒种诗文

芒种是个让人喜悦而劳碌的时段,一个夏天的节气,含着人内心的春秋和饱满,因为此时叫麦秋,又是稻禾水中青青的春天,挥汗如雨的农民,苦并快乐着。古时的文人也这样描述芒种……

芒种养生

芒种节气开始后,就进入典型的夏季气候。中午气温较高,加上空气湿度越来越大,人们会觉得像在蒸笼里一样。三年一班的同学们分别给大家介绍这个节气应该怎么养生。

在这个又忙又美、又收又种的时节。希望七小学子“忙而不茫”:保持内心的节奏,有收获也有行动,既能得到努力后的犒赏,也不忘继续向上生长。

 

编辑张靖婧

一审李琦

二审霍仕琦

三审解艳茹

(版面审核:师磊)
------分隔线----------------------------